为进一步深化2025年“丝路同源智惠闽昌”福建省智力援疆柔性人才引进项目成效,搭建校地企渔业技术交流合作桥梁,近日,我院党委书记周建辉带领学院渔业技术服务团队成员,赴宁夏宁德师范学院大黄鱼盐碱水养殖试验示范点——蓝湾现代化特色水产养殖园,与宁德援疆指挥部、呼图壁县农业农村局及部分养殖企业代表开展渔业养殖技术专题交流活动,为后续海鱼陆养技术援疆工作筑牢实践基础。

活动现场,各方围绕呼图壁县渔业产业发展痛点、海鱼陆养技术应用难点及“十五五”“海鱼陆养” 全产业链产学研协同创新示范中心建设方向展开深入探讨。
周建辉在交流中指出,海洋学院始终将科技援疆作为服务国家战略、履行高校社会责任的重要抓手,此次带领渔业技术服务团队与各方开展现场交流,既是为了精准对接呼图壁县渔业发展需求,也是学院发挥水产养殖学科优势、推动“产学研用” 深度融合的关键举措。他表示,学院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进一步整合师资力量与技术资源,围绕海鱼陆养技术研发、养殖模式优化、产业链延伸等核心环节,为呼图壁县提供更具针对性、更接地气的技术支撑,助力当地渔业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宁德援疆指挥部指挥长付秀国对海洋学院长期以来在渔业援疆工作中的付出与成效给予高度肯定。他强调,“丝路同源智惠闽昌” 智力援疆项目是闽昌两地深化协作、共促发展的重要纽带,而海鱼陆养技术作为推动呼图壁县渔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突破口,需要校地企三方紧密配合、协同发力。希望以此次交流为起点,进一步加强与海洋学院的合作,推动更多先进技术、优质资源落地呼图壁县,切实解决当地养殖户实际需求,让科技成果真正转化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交流环节结束后,学院渔业技术服务团队成员黄伟卿副教授围绕 “海鱼陆养技术实践与应用” 开展专题培训。培训中,黄伟卿副教授结合蓝湾现代化特色水产养殖园的大黄鱼淡化养殖实践案例,从海鱼品种选择、水质调控、病害防治、养殖设施优化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同时针对呼图壁县气候条件、水资源状况等地域特点,提出海鱼陆养技术适配性改进建议,并与现场养殖企业代表互动答疑,切实帮助大家解决技术困惑,提升对海鱼陆养技术的认知与应用能力。

此次校地企协同交流活动,不仅为“丝路同源智惠闽昌”渔业援疆工作搭建了高效的沟通平台,更让学院渔业技术服务团队精准掌握了呼图壁县渔业发展实际需求,为后续分批次援疆服务提供了实践参考。下一步,宁德师范学院海洋学院将持续深化与宁德援疆指挥部、呼图壁县农业农村局及当地养殖企业的合作,以技术交流为纽带、以实操培训为支撑,切实将海鱼陆养技术转化为推动当地渔业产业发展的实际动能,为闽昌两地渔业协同发展贡献“宁师力量”。